第217章(2 / 2)
他更不可能为这点破事专门下诏书不许人叫,结果就是眼看着除了正式的公文里之外,连奏对时都有人直接说“大将军”了。
被他纠正过一次总算没人在正式奏对时乱说话,但他也知道,恐怕军中还是这么称呼火炮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过来。回头枪和机枪要能弄出来得叫什么?叫国尉吗?
蘑菇弹那不得叫武安君才压得住。
不过这都是细节,嬴政就是觉得太尬了,一想到是王翦造成的就觉得更尬了,别的倒是也不在意什么。
这次战报十分喜人,王离明明提前得到情报,可以用骑兵战而胜之,但为了试验火炮的威力,也是为了给匈奴一个震慑,他只把骑兵放出去收拾残局,而用火炮奠定了胜局。
连三轮齐射都没有,第一次遭遇跨时代火炮打击的游牧民族在炮火中吓得懵掉了,有人鬼喊着乱跑,有人从马上摔下没死也不知道往回路,呆在原处完全傻掉了。
王离汇报,还有人甚至跪在血泊,于第二轮炮火的打击中磕头,祈求上天的原谅。事后审讯,原来匈奴人把炮兵在地上做的距离标记当作了诅咒的符号,认为他们的巫学艺不精才会不能破解。
其实一共六门炮,本来两轮齐射的成果应该不这么大的,奈何这是第一次。匈奴没见识没经历过,也没有心理准备,他们完全没受到影响的人马也因为爆炸声惊了马,军队炸锅了,根本没有办法控制。
事后追击抓到的俘虏超过了六百人,嬴政把记述炮击成果那一段回味了几遍才作了批示,令秦军出塞。今年对六国无大战,先教训匈奴人为要。
那些参与的部族,一个都不要放过。
他修茶马道的劳力就有了。用外族俘虏,可以省下他关中子弟的劳力。
心情正舒畅时,这两年提拔到身边的近侍禀报,芷阳宫的芈八子与陈苇新染了丝绸与皮毛敬上。
嬴政看了眼这个原本名为赵当,因为勤勉认真被提拔到身边,被他改名为赵鹿的近侍,点了点头。
赵高早被他找出来做试验用掉了,他提拔这个人,不仅是因为此人做事认真,还因为这人脑子有点实在,说穿了比较笨。他身边的人,还是心眼实一点比较好。
而改名,是为了用“指鹿为马”提醒自己,要警惕自己亲近信用的人。毕竟他不可能在关键职位上用笨蛋,而笨人也同样会有自己的心思,仍然需要他时时注意。
不多时,赵鹿从外面带进一队宫女,每人手捧一匹丝绢或一张毛皮,均已染色,呈于嬴政面前。
嬴政眼睛一亮。
这是她们合成的染料?
这样鲜亮的颜色,他从回来后就少见了。让人近前,那染成紫色的丝绸让他突然想起在后世看到的所谓“中国紫”,是在他陪葬的兵马俑上发现的,后世人还没能成功合成。
≈lt;a href=&ot;古穿今 ≈lt;a href=&ot;&ot; title=&ot;南林烟&ot; tart=&ot;_bnk&ot;≈gt;南林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