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(2 / 2)
今天他有点安静,许陆觉得是孩子长大了,以前回来总叽叽呱呱的,把在学室的一点小事都要讲给他听。在这孩子嘴里,一天天的故事可多,许陆一开始还信,后来发现孩子想象力丰富,故事讲来多有夸张,就敷衍了,嗯嗯哼哼的应付过去。今天许衍不说话了倒是异事,大概是长大了吧。
是的嘛,都十四岁了,是该长大了。他十四岁的时候都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了,一天累得什么话都不想说,恨不得随地倒头就睡。
其实不是的,许衍是有件大事,不知道怎么开口,或者说不知道要不要开口。因为这事要是家里支持,得花不少钱。他想了一路,听牛车上有钱的同学说着计划,心里很向往,随着同学的说笑也在畅想。但一想到自己家的情况,他就犹豫了。
到里门的时候看见父亲,他最终还是没说。
但他不说,一起回来的同学会说。也就过了一天,许陆晚上吃饭的时候就问他了:“学室里让你们回来说的事,你怎么不讲?”
许衍惊了一下,见母亲、姑母也奇怪地看向他,只得说了那件事。
“是我们郑县令,见武都读书人少,老师很多学问也不懂。比我年纪大的同窗学到现在,也学不到什么新的了。县令打听到咸阳现在要许多人校对书籍,就让每个学室选两三个自己也愿意的送到咸阳去,检校书籍能有一点钱拿,让我们在那边自己继续求学。”
旁人还没说话,许狸抢道:“是不是选了你?你去呀,那是咸阳!”
除了知道咸阳是国都,她也不知道咸阳到底什么样。但许狸有个模糊的认知,远处的大城邑有大工厂,能挣大钱。他们这里小地方,摸着黑起床去干活,一样的辛苦,只能挣一点小钱。
那么国都那样更大更繁华的地方,肯定有更多的机会,更多的好处。
许衍小声说:“可是检校书籍挣不到多少钱,还得家里拿钱,我……”
他又不是不知道,家里供他读书已经是全家上阵了,要不是阿母和姑母能在作坊里上工,他读书的事想都不要想。
去咸阳?只能借钱了吧,可要怎么还,总不能让过了年才十一的妹妹也去上工——人家也不收啊,真收他也没脸拿这钱啊。
他本来已经决定不说这件事的,可阿父还是知道了。
许陆从别人口中已经知道了这事,现在问过儿子,得知许衍确实是被学室选中的,让他回家商量。他不去的话,就让考试名次排他后面的人递补。
他也犹豫了。在武都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,不去咸阳显然前途一般。可是去的话,从哪弄钱?一家人默默无语,都在想从哪可以借一笔钱出来,之后又要怎么想办法才能还上。
≈lt;a href=&ot;古穿今 ≈lt;a href=&ot;&ot; title=&ot;南林烟&ot; tart=&ot;_bnk&ot;≈gt;南林烟